聚蚁思维

主页
自媒体运营平台

知识付费创业者怎么玩私域流量?

更新时间:2023-04-06 14:56:25点击:

前段时间,有一个知识付费的创业者找到我。
说目前在小红书上有大几万的粉丝和流量,私域中有将近大几千的流量和N个社群,还有不少的付费社群,但是转化率比较低,用户留存也差。
我们讨论到一个关键的问题:
大家都都知道私域很重要,很多人也想做好私域运营。
但是如何通过私域流量,放大自己的势能,提高复购,提升转化率,完成变现?
或者说,正在做知识付费的创业者们,如何做好私域流量?
我们沟通完之后,我最大的感受就是:虽然私域即将迎来3.0,但是底层逻辑依旧不变(同用户建立起“长远而忠诚的客户关系”)
今天,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些知识付费创业者私域流量经验和方法,你应该要知道的10件事儿。

 
01知识付费的本质
 
分享具体的经验和做法之前,我们还是要知道知识付费的本质,和什么是私域流量。
咱先说知识付费。
知识付费一般有4种常见的形态:录播课、训练营、小班课/小范围咨询、还有付费社群。
知识付费的本质,在于将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,通过售卖实现商业价值。
而绝大部分知识付费产品,都是非标品的服务业生意。这也是和实体产品最大的区别。
非标品的服务业,就意味着有比较长的决策周期。可能是1天,
知识付费产品从逻辑上可以分为两类,第一类是为知识付费,售卖的其实是信息,是给用户启发。
比如得到熊逸老师的《熊逸讲透资治通鉴》,几百块钱就可以了
第二类是为行为改变付费,售卖的是服务,是帮助用户培养起某种能力,或者学习某种技能。
比如薛辉老师5000+的抖音制作课程,咱们玩赚合伙人团队的小红书、IP打造等课程。
这类课程的消费决策,是以“周”“月”,甚至“年”计。
行为改变类的课程,即使用户再喜欢,再冲动,但是每年小到上千,大到几万、十几万的金额,也没办法让用户快速做购买决策。
怎么办?
一个是提供优质的内容,一个是通过运营手段,传递产品的价值。不断的完成交付服。
所以,绝大部分知识付费的生意,不是靠冲动消费来拿下客户的。
而是靠服务,靠销售。不断传递、不断渗透,去讲、去影响。
这种非标品的服务业生意,就是持久战,消耗战。
那么,知识付费这种非标品的服务生意,和私域运营有什么关系?
 
02私域流量,天然适合知识付费业务
 
我们沟通的时候,大家都有一个基本共识:
错过了私域1.0,在私域2.0还不是很成熟的时候,一定要做稳做扎实,才能更好迎接私域3.0。
私域流量兴起于2018年,到现在短短4年多时间里,已历经几次蝶变。
随着流量越来越贵,大家都希望能找到性价比更高的流量渠道。
私域也从经营商品、内容、信息和人的关系,转为经营任何人的关系,也就是社交。
而私域的底层逻辑是:用可重复、低成本、更便宜甚至免费的方式触达用户,同用户建立起“长远而忠诚的客户关系”。
长远而忠诚的客户关系=专业度*影响力*情绪价值=用户对你的信任。
可重复、低成本,更便宜,更多指的是复购率。
信任、口碑和转介绍,又是知识付费业务的核心。
所以,私域流量,是天然适合做知识付费业务的。
如果你想做知识付费这种非标品的服务业生意,就必须要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。
在“私域”里,你可以进行用户关系的维系、转化、转介绍、拓客等。
但是,具体要怎么做呢?
 
03不是先拉新顾客,而是激活老客户
 
拿开篇咨询的案例来说。
我建议的顺序是,用微信先激活老顾客,再拉新顾客。老顾客是有信任基础的,肯定引流成本是比较低的。
如果你能给老用户,提供有价值的内容、产品,满足他们的需求,并且同用户的潜在信息交互频次+信息交互密度足够强,就有可能带来转化、复购和续费。
如何识别老用户呢?——对用户做精细化运营。
针对从未产生付费的用户,按照沟通频次、互动行为去划分;
比如:首次链接之后,后期是否有找你咨询、沟通;同你做点赞、互动等行为。然后打上标签。
如果有,你可以优先找个低价的福利当钩子,比如试听福利、赠送超值资源包等去激活他们。
这部分顾客本来就有信任基础,通过有价值的内容,更能打动他们。
针对付费的用户,根据消费频率、消费金额以及用户忠诚度来衡量。
有一位创业者朋友,小红书上也有几千的粉丝量,但最开始变现是在自己的私域里,通过朋友圈一个月完成十几万的销售额。
而这些付费的用户群体,大都是之前在私域中找他沟通、请教、点赞、互动过或者有过付费行为的用户。当有新的产品上线的时候,就可以根据需求去推送。
到这儿,咱基本能保证,现有私域客户能够激活和转化一批。
那这时候,如果还想扩客,就要拉新了,去策划适合你产品定位、属性和有价值的获客方式。
针对被我们激活的用户,如何转化成高价值用户,甚至转化为会员?
 
04根据用户场景,展现商品,而不是人设
 
我举两个例子。
第一个是我自己的私域社群。
我曾经做过减肥训练营和职场训练营,定期在群内做轻分享。结果就有不少用户找我做私教教练,做付费咨询。
我前期是通过什么方式,把顾客留下来并且愿意为我付费的呢?
核心是根据用户场景,以不打扰用户为前提,为用户提供最大的价值。提供他感兴趣的东西,展现商品,而不是我的人设。
凡是在我朋友圈点赞我「自律」「减肥」内容的,我就做标记,打标签。
凡是在我朋友圈点赞我「职场」「管理」内容的,我也做标记,打标签。
后来我推出减肥打卡集训营、职场集训营的时候,就优先推送给这波用户。
同时配合上朋友圈的曝光,很快就能聚拢一波流量到社群中。
如果你有社群,就在社群里面,发送用户感兴趣的东西,最好是定时定点发。
第二个是老乡鸡私域的做法
他们也是根据自身产品属性,发送用户感兴趣的东西。
快餐属于“低决策高消费频次”的商品,老乡鸡抓住了此类商品的属性,抓住用户最关心「以低价吃到什么」的兴趣点切入
在社群里以销售为导向,然后变着花样给用户发福利。
即使社群不活跃,没有什么福利活动,也无妨,因为用户是否发言与是否关注,没有必然关系。
实际上,大家都在群里蹲点,暗搓搓地抢优惠券,而这些优惠券就可以把转化率提升20%-30%,效果非常好。
其次,他们也会根据场景,有节奏地发券。
如果门店开在写字楼,那周末和节假日就不往群里发优惠券,以免打扰用户;
如果门店开在商场,逢周末和节假日就会多发优惠券,大家逛完街可以顺便去吃饭。
核心就是一个点:就是以不打扰为前提,为用户提供最大的价值,这是老乡鸡做私域运营的核心思路。
群有了,我们再来说说,怎样做社群能把顾客留下来。
 
05做快闪群,不做长期群
 
如果你选择做了付费社群,那就一定要想好,社群的运营周期是多久?
5天、7天、15天、21天,3个月,半年还是一年,或者是终身?
每个周期下,你的内容/产品/价格/活动如何设置?最好不要太便宜,同时周期不能太长。
我曾经搞过几个社群,一年一个群费收费不到50块,每天我都会在群里分享,我自己的认知。
这种社群,虽然有人,但是就非常不适合做长期群,同时也不是适合我当时状态去运营。
更适合那种有闲钱、有足够多时间的人去做。
所以建议最开始不要卖一年,最好是先卖一个月,按月为单位线快速迭代+验证你的用户续费可能,然后再放大到一年。
如何判断自己的社群能否续费,以及如何做好续费呢?
 
06绝大部份的社群,都不会有续费
 
很多想做付费社群的理由是“可以有续费和LTV”,但实际上绝大部分社群,都不会有续费。
也不适合按照强续费的LTV模型来评估。
因为付费社群复杂度太高,大部分人都很难拿捏住,至少一开始的时候,是拿捏不住的。
只有像集训营、小班课、或者是小范围的咨询谁大多数人都能容易理解、也能拿捏住的产品。
如果要完成续费工作,那么用户之间的潜在信息交互频次+信息交互密度足够强,怎么理解?
至少符合两个逻辑中的一个:
(1)打造用户成长体系
前文提到付费产品的付费逻辑:为知识付费,为行为改变付费
核心本质是让用户为“成长”付费,为“获得感”付费。而这就对我们的服务有要求了。
(2)用户对高价值信息的敏感度足够强,且对价格相对不敏感
就拿我自己的职场社群来说,群内大部分都是一些员工,也有一些管理者,但是比较少,还有一类就是创业者,或者是某些领域有一些成就的人
当我们在群里沟通一些国家、科技、趋势的时候,只有那些创业者,关注高信息密度的人,才能同我搭上话。
当那些做金融、接触投资的,分享超出我认知和专业范围的话题时,我自己也懵,也要不断学习。
也就是说,让用户为持续不断更新的高价值信息付费,对你的信息更新+组织整理能力有要求。
如果无法做好续费,那如何完成增长呢?
 
07死磕交付和口碑,完成破圈
 
做知识付费的一般有两种人:一种是更偏向流量/营销型,另一种显著更偏向产品/交付型。
前一种人的成功,一般都建立在对一个流量渠道、一类流量大发打法有深度的理解。
后一种人的成功,一般建立在选对了一个品类,或是在一类用户群上积攒起了超强的认同关系和口碑基础上。
我朋友圈的一个朋友,专注做传统线下教培机构者转型的培训,用2年死磕交付+朋友圈营销+口碑打造,最终实现破圈。
然后又遇上了“双减”和视频号的风口。这几波势都能让他躺吃2-3年。
如果,没有那么好的运气,没有抓住趋势,没有赶上风口,如何做好转介绍口碑呢?
 
08学会筛选用户,沉淀最有价值的人
 
这里包含几层信息:一是筛选用户,二是最有价值的人
先说筛选。
我们花一点小心思,把现有私域社群或者池子中有天赋的人识别出来。
让他自己愿意为“成长”“获得感”投入和花时间,养成长期的好习惯,见证自己的成长和变化。
就能在无形中收获一个忠粉,也能收获一个转介绍的传播者。
很多人,把这叫做利用“幸存者偏差效应”。什么意思?
就是用户本身很有天赋,他用不用你的产品都会表现优秀,但他恰好是你的忠实用户,你只要把他玩命儿服务好了,他的天赋就可以为你的品牌背书。
因为,存量时代,洞察用户的普遍需求已经不够了,比的是对关键用户的关键洞察。
再说最有价值。除了开篇提到的消费频次、消费金额。
最有价值,还指那些被你筛选过的人。
比如:见过面的才加,朋友推荐的才加,你认可的才加;长期没有沟通和互动交流的才留,有过付费、互动行为的才留;伸手党的删除。
这种筛选,会让彼此有更多的认同和信任。
更重要的是,咱们的朋友圈质量也高了,势能也高了。
我们私域中的每一个位置和空间都有限,只留给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人。
 
09发挥朋友圈的价值,放大势能。
 
知识付费这种非标品的服务生意,需要不断去影响对方。
微信,就是一个很好的价值传递、能加倍影响他人的地方。
通过朋友圈,让别人看到自己,了解自己,提醒别人你的存在对他有价值。
在朋友圈中,你可以发生活圈、工作圈,发个人生活感悟,也可以晒单,晒思想。
然后,少发广告,少发投票。
核心是锁定:这个圈你发给谁看,用户看完之后,能否立马被你的内容所吸引。
这背后,就是价值的提供。要让人看见你有价值。
当然,想要发好朋友圈,放大势能,还是需要技巧的。
我的玩赚合伙人,也是咱们玩赚创始人蓝姐,说过一句话:学习发圈技巧,有一个前提就是:
「你得保证自己有足够的流量,朋友圈营销才有意义」
 
10花香蝶自来
 
有人问,这样做真的有用吗?
我想说,以上的方式,不就是《狂飙》高启强,强哥的私域信任机制搭建招数吗?
什么是系统的私域信任机制,为什么要构建私域信任机制?
本质就是对现有流量池的人员,做精细化、分层运营和管理,然后给不同标签的用户提供不同的需求。
从而同他们建立起联系、链接和信任的同时,让对方为你提供价值。
高启强的私域信任机制关键词:
【视为同类】【化解对立】【共同兴趣】
【解除防御】【提供价值】【创造惊喜】
【情感共鸣】【表达忠诚】【主动付出】
(1)私域信任机制一:化解对立
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鱼贩,借大年三十回家给弟弟妹妹做饭,同安欣建立初步沟通,借用安欣的同情心和同理心,打消了安欣的抵触心理,并降低了安欣对他的防御和反感。
(2)私域信任机制二:提供价值
借着周围对他和安欣关系的揣测,主动要求打听黄翠翠有关的信息和线索;
让“龙虎”兄弟视自己为「同类」,后来,还接受了小龙和小虎给自己派的脏活。
养成沟通习惯,让别人接受他的存在,了解他的价值。这都是「提供价值」的表现。
(3)私域信任机制三:营造场景,情感共鸣
老默作为从监狱中出来的人,高启强不仅通过帮老默营造报仇的场景
还给他提供「鱼摊位」,通过持续的价值提供,增强好感,收买人心。
(4)私域信任机制四:利益绑定,表达忠诚
搭上陈书婷这条线之后,高启强初次和泰叔见面,就将其认作“干爹”,声称作为唯一一个“儿子”,将来要为他养老送终。
高启强在【表达忠诚】,结果老人家一感动,就决定将白金瀚的业务全部托管给他。
把利益、情感捆绑产生忠诚度,传递互利共赢的利害关系。同时维系深层次关系,进行情感升华。
(5)私域信任机制五:主动付出,心智占领
到了后期,高启强开建幼儿园,养老院等,试图影响黄老以及京海市从上至下的公务人员,这是他在营造【主动付出】
通过深度洞察和分析,为目标定制一套共创价值体系,磨合出共同的诉求,寻找共赢价值交叉点。
哪怕举报高启强的黄瑶,长期被高启强建立的信任体系所影响,在心理上甚至会因为自己的背叛产生负罪感。
这也是高启强私域信任机制的终极结果【占据心智】。
在《狂飙》中高启强不断升级的秘诀,正是建立了一个系统的信任体系。利用这种信任机制,不断的借势,不断的获取他人的价值,为自己的成功铺路。
写在最后:
所以,回到最开始,我最大的感受就是:虽然私域迎来了3.0时代,但是底层逻辑依旧不变(同用户建立起“长远而忠诚的客户关系”)
知识付费的私域流量更是如此。
做好了,就能“花香蝶自来”。
希望这篇文章,能让你对知识付费这种非标的服务生意有更深的理解,也对如何做知识付费的私域流量有些启发。

如果你想更深入的了解聚蚁思维,了解我,可以看我写的电子书:《我靠割韭菜,赚了一千万》,这本电子书详细的介绍了我从2016年到2022年,是如何通过做知识付费、搞培训、卖项目,营收一千万的,同时也准备了《30个短视频变现合集》免费分享给你

相关阅读

官方微信公众号